Go to contents

想要開啟材料、零部件國產化之路,應先修改“化評法”“化管法”

想要開啟材料、零部件國產化之路,應先修改“化評法”“化管法”

Posted July. 12, 2019 07:32   

Updated July. 12, 2019 07:32

한국어

  青瓦臺為了討論針對日本出口限制措施的對應措施,10日召開了緊急邀請經濟人座談會,會上部分企業人士認為《化學物質登記及評價等相關法律》(化評法)可能會成為材料、零部件國產化的絆腳石,要求放寬這壹法律。該法在2013年4月獲得通過時,以企業界為中心曾出現“亡國之法”的擔憂,但最終法律獲得強行通過。在日本限制出口生產半導體必需的氟化氫後,該法律導致的原材料、零部件產業的空白被大幅暴露出來。

 以2010年加濕器殺菌劑事故為契機,政府和業界在22個月裏共舉行了17次座談會,引導了“化評法”法案。但國會對此置之不理,在16天內僅舉行了壹次聽證會,就制定並通過了包含強力規定的新法案。由於新法律過於倉猝,未能實施就在2016年重新修訂,實際上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實行。但在2013年法律通過以後,該法律打擊了研究開發化學物質的意誌,決定性地阻礙了材料、零部件產業的發展。

 2015年的實施法案中,對所有新化學物質不分多少均實施義務登記的規定,被批評為是連研發都禁止的過度限制,後來被放寬到只對100公斤新化學物質實施義務登記。對生產、進口1噸以上現有化學物質的企業,也規定在壹定期間內暫緩實行義務登記,只要求對若幹事項進行事前申報。但是,進口壹種新化學物質所需的文件工作,就需要8至11個月,在信息公開過程中還存在泄露企業機密的擔憂,因此外國企業不願供應等嚴重的副作用並沒有消失。

 以2012年慶北龜尾工業園區氟酸泄漏事故為契機修訂的化學物質管理法(化管法)也是如此。通過修改法律,有害物質處理工廠需要滿足的安全標準從原先的79個增加到了413個,足足增加到了6倍以上。因為每個工廠最少需要數億韓元的設施改善費用,所以小公司幹脆放棄國產化,選擇了進口這條路。

 像化評法和化管法壹樣充分體現過度限制副作用的事例也非常罕見。今天,因為無法自由接觸機械、電子等廣泛領域使用的化學物質,很難想象材料、零部件的國產化,只能從日本等外國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勒緊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脖子,出現了使韓國陷入了窒息境地的眼下狀況。如果想要趕上日本,而且如果不想讓規制改革停留在口頭上,就應該先修改化評法、化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