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挑戰新事業的中年層不斷增加,但政府支援卻存在年齡歧視

挑戰新事業的中年層不斷增加,但政府支援卻存在年齡歧視

Posted April. 16, 2019 07:40   

Updated April. 16, 2019 07:40

한국어

  以年輕時積累的經驗和知識為基礎,挑戰初創企業等新領域進行創業的四五十歲的中年層居多,但是政府的創業支援政策以青年層為主,因而出現了很多在“年齡壁壘”面前受挫的情況。《東亞日報》對1月份公布的政府創業支援項目進行分析後發現,對於占全體預算40.8%的各種事業,40歲以上人群根本無法得到支援。支援創業資金、提供創業空間、稅制支援等政府部門或地方自治團體正在實施的創業支援項目中,大部分對象限定在二三十歲的年齡段。

 據國稅廳國稅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新創業者中40多歲比率最高,達30.3%,50多歲緊隨其後,占24.8%。雖然青年創業正在增加,但還不及中年人。但是因為對這些人的支援對策不完善,老年創業者們沒能發揮本人的工作經驗,只能集中去炸雞店、咖啡廳等生計型創業。不僅是失業的中年層,連退休的嬰兒潮壹代也傾向於生計型創業,使處於飽和狀態的個體營業市場競爭加劇,並不斷出現停業的惡性循環。

 政府為了解決最惡劣的青年失業問題實行引導青年創業的政策,這無可厚非。在企業招聘萎縮的情況下,政府支持有創業夢想的青年企業家,為他們提供成長平臺,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此過程中,40歲以上的中年創業者被拋在腦後,這是個大問題。根據2007年至2014年美國對270萬名初創業者(新生風險企業)的調查,創業當時平均年齡為41.9歲,成功創業者的年齡更高,達到45.0歲。也就是說,在通過社會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人脈的年紀創業,是成功的基礎。

 政府應該將集中在青年層的創業支援政策擴大到中年層,以40歲以上的年長者數十年來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成功創業,為我國經濟註入活力。像45歲創業、創建世界級生物企業的Celltrion會長徐廷鎮壹樣,創造創業成功神話的中年層越多,青年們得到的就業機會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