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判斷和選擇是公民的權利

Posted June. 07, 2019 07:33   

Updated June. 07, 2019 07:33

한국어

  研究我國近現代史的人並不懷疑黑白邏輯的意識結構和思維方式是多麽巨大的不幸因素。事實上,現實中並不存在完全的黑和白。中間肯定會有灰色。明灰和暗灰之間也有差異。但是我們互相排斥對方,稱對方為灰色分子。其實明明自己是其中壹員。根本不知道,在社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價值。

 這壹現實並不僅僅是我們的問題。主導近代化過程的西歐社會也不例外。除培育和發展經驗主義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社會外的其他大陸國家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他們的合理主義精神是可以接受的。但德國的觀念論辯證法很難得到世界認同。代表性的黑格爾哲學獲評甚低,被認為是“他建造了具有巨大觀念的宮殿,但自己卻沒能住在裏面,而是住在了入口處的守衛室”。實用主義者諷刺觀念哲學家們是“不是從地面上建起房子,而是從天上向下建房子”。

 有思想家把這種精神觀念論轉換為物質基礎的上層結構,主張所有社會生活的基礎都從經濟出發,還原為物質價值,他就是卡爾·馬克思。他認為,社會結構隨著經濟效率的高低而變化。其生產和消費的最佳方法是共同生產和消費社會。他認為,這是走向消除當時資本主義沖突和矛盾的烏托邦的過程。但重要的是,它的經濟、社會學辯證論遵循矛盾理論,與我們所擔心的黑白理論沒有區別。為了實現改革歷史性現實的目的,也選擇了把中間排除在外的對立和鬥爭的過程。以權力為先的矛盾理論有時還會進行鬥爭和革命。階級鬥爭和文化革命具有這種危險性。

 但是,比黑白理論更有進取性的共產主義,也無法向經濟水平更高的社會擴張。因為信奉自由經濟的經驗主義國家總是位居國民生活的前列。日本壹度似乎陶醉於馬克思思想,但現在卻成了難以看到共產主義者的社會。

 有些人說,現在為什麽把那樣的過去當作問題呢。這些人陷入了自我矛盾和沖突之中。因為我們要與朝鮮同胞共存。因為即使理念和政權的差異難以消除,但將同胞之愛升華為人間之愛,充滿自由和人道主義的統壹是民族課題。

 那麽,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是什麽?必須堅持和遵循大家公認的社會科學的基本和原則。“根據事實尋找真相,以真相為基礎作出價值判斷,這是責任。”掩蓋或歪曲真相是不可饒恕的社會惡。我們尊重言論自由、相信知識分子的良心,理由正在於此。與馬克思主義者壹樣,為政治理念遮掩真相或以假為真,是背叛愛國行為的犯罪。

 什麽是價值判斷。這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選擇。這時成為標準的是多數國民的選擇。政府不能無視或拒絕國民的選擇。不僅是全體國民的愛國心,連政治人士也不能犯把政權欲望擺在首位的錯誤。因為不能存在把國民當作政治目的手段的政權。

 問題是要從事實中尋找真相。而且判斷是我們所有人的義務和權利。舉壹個極為常識性的例子。

 春原李光洙是親日的。但是生活在同壹時代的我們,通過他的文學作品等受到了影響,但是並沒有跟隨他成為親日派。他的變節令人惋惜。朴正熙進行了反民主地獨裁。但是在他的執政期間,國民開始擺脫絕對貧困,留下了構築今天經濟基礎的業績。國際上對他的肯定評價比我們自己還要高。我聽說教育界的壹些前輩進入了親日派名單。但我懷疑,如果當時沒有他們的積極教育活動,能否培養自主獨立的潛力?

 如果壹切功績都抹去,只留下消極意義,民族怎能成長?對事實的價值判斷是國民的責任。這不是任何政權在理念上分幫結派而留下的課題。


李恩澤 nab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