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因为无时无刻鸣叫的蝉,所以没办法入睡”

“因为无时无刻鸣叫的蝉,所以没办法入睡”

Posted August. 06, 2019 07:42   

Updated August. 06, 2019 07:42

한국어

有一位与今年夏天的酷暑、热带夜一起来到我们身边的客人。它就是蝉(别名知了)。根据气象厅的季节观测,上个月19日,首尔开始传来蝉的初鸣。当天白天最高气温达到了35度。与格外炎热的去年相比,晚了4天。

 夏天听到蝉鸣是必然的现象,但近年来蝉鸣不分昼夜,鸣声也越来越大。因为,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蚱蝉(照片)进入21世纪后,以市中心为中心迅速扩散。与一般在27度以下气温环境活动的鸣蝉不同,蚱蝉在27度以上时以75~95dB(分贝)鸣叫。这远远超出了居住地区的噪音标准(每周65分贝,夜间60分贝)。

 蝉声在市中心更加肆虐。这是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现象、热带夜造成的结果。梨花女子大学生态科学系教授张怡权(音)解释说:“30多年前还很难看到蚱蝉。在首尔汝矣岛和盘浦、蚕室等很久以前就发现其踪迹,后来其踪迹主要在行道树丰富,高楼大厦很多,出现热岛现象的市中心被发现。”特别是由于即使日落,最低气温也维持在25度以上的热带夜现象和路牌和路灯光线较多,最近几年间蝉不分昼夜地鸣叫。

 蚱蝉和鸣蝉可以通过叫声来区分。据环境部介绍,鸣蝉的叫声多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凌晨4~9点出现。雄性“嗡嗡~嗡嗡~”有节奏地向雌性发起信号。相反,在高温下更加肆虐的蚱蝉则“齐一一一~”烦躁地鸣叫着。人能听到的可听音带频率为4-6千赫兹,鸣蝉的叫声为4千赫兹,蚱蝉鸣声为6千赫兹,被认为是噪音。

 最近,继蚱蝉之后,鸣蝉也很有可能适应了高温。张教授解释说:“随着气温的升高,有些地方很难看到鸣蝉的踪迹。但是在首尔出现热岛现象的地区,不仅是蚱蝉,还出现了很多鸣蝉,正在对(鸣蝉)是否适应了变化的气温进行研究。”实习记者 崔慧胜 德成女子大学政治外交系毕业


姜恩智记者 kej09@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