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银行考试

Posted May. 15, 2018 07:43   

Updated May. 15, 2018 07:43

한국어

2000年代初,在银行就业面试中出现了“怎样才能在地铁里卖掉高尔夫球杆?”“怎样才能把西海大桥搬到汉江?”等荒谬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经典”,但当时准备在金融圈就业的毕业生们,却为之不知所措。因为这些问题居然出自从行业的特性来看具有保守文化的银行圈的面试之中。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银行界为了通过招聘挑选出比模范学生更能创造利息收益的“营业者”,开始了人才争夺战。银行还纷纷取消了被称为“银行考试”的笔试。他们认为,营业并非由成绩来决定。

▷最近10多年间的“开放性公开招聘”也成为热门话题。虽然每届政府的名称各不相同,但都强调是不看履历的“盲招”,这也是银行的生存战略。以学历、专业、英语分数等千篇一律的标准,已经很难选拔出符合金融环境变化的合适人才。自然而然,在银行公开招聘中,法学院出身和商学院出身的铜墙铁壁也倒塌了。在去年的公开招聘中,理工系出身的员工,新韩银行在200人中占30%,友利银行在150人中占20%。

▷友利银行从今年上半年起恢复了公开招录的笔试。距离声称要通过面试、废除笔试招人,已经时隔11年。在上个月28日举行的笔试中,多数考题考的是“经济三重困境”、“外汇储备种类”等专业知识。预计今后银行界的招录将全面恢复上述笔试。这是因去年爆发招聘腐败而倍受困扰的银行界的无奈之举。

▷曾经被认为是“公正社会的榜样”的“盲招”,反而被指为不正当招聘的核心,这真是讽刺。即便如此,为了从源头上掐断请托是非,而在招录时重新启动客观的笔试考试的银行界,却并不顺心。这是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考得好的人才并不意味着拥有出色的业务能力。最令人难过的是,由于招聘不正之风的后遗症,反而加重了原本就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准备者们的负担。